(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宫女,后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
- 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烽:fēng)
- 野戍:野外的戍所。
- 花钿(diàn):用金翠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首饰。
- 冶色:艳丽的容貌。
翻译
在白塞之地,烽火之烟升起,寒冷的云朵下,野外的戍所纵横交错。 遥望着胡地天空中的月亮,长久地照耀着汉家的军营。 戴着花钿,心中满是离别的泪水,琵琶声中传出悲苦的音调。 艳丽的容貌怎能得以长久保持,只希望君王能够停止战争。
赏析
这首诗以明妃(王昭君)的遭遇为背景,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和她的内心痛苦。诗的开头通过“白塞烽烟起,寒云野戍横”描绘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氛围和荒凉的景象。“望断胡天月,长照汉家营”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接下来,“花钿滋别泪,琵琶调苦声”通过描写明妃的悲伤和哀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最后,“冶色宁容保,君王爱罢兵”则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统治者能够停止战争的期望。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