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纨扇(wán shàn):细绢制成的团扇。
- 蔓草:蔓生的野草。
- 铜驼:铜铸的骆驼。古代常置于宫门外。据《晋书·索靖传》记载:“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后因以“铜驼荆棘”形容亡国后山河破碎的凄凉景象。
- 馆阁:北宋以后掌管图书、编修国史之官署。
- 庾信: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饱经离乱,诗赋中常流露乡关之思和羁旅之情。
- 檐栊(yán lóng):屋檐下的窗櫺。
- 砧(zhēn):捣衣石。
翻译
荒野中的树木和荒废的亭台在傍晚时分显得阴森,昔日在此唱歌跳舞的情景回忆起来犹如亲身登临。 桃花图案的纨扇在西风中透着清冷,蔓生的野草环绕着铜驼,傍晚的露水很深。 往昔梦想着在青云之上的馆阁任职,可如今多情的我却已满头华发,隐居山林。 江南的庾信因秋而伤感疲倦,细雨洒在屋檐窗櫺上,傍晚时分听着捣衣声,心中不禁生出怯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野的树木、荒废的亭台、清冷的纨扇、蔓草中的铜驼等景象,营造出一种荒凉、凄清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提到“昔年歌舞忆登临”,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旧梦青云连馆阁,多情华发老山林”则体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曾经渴望在官场有所作为,如今却只能在山林中老去;“江南庾信伤秋倦,疏雨檐栊怯暮砧”,以庾信自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疲惫。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将诗人的复杂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