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族弟嘉遇宿凤山因冯章倩

忆昨高斋诉别衷,一尊今夜更谁同。 西堂月赋怜诸谢,南国风流忆小冯。 极目江城看白雁,愁心明月落丹枫。 粤王台下亭前竹,安得连床暮雨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酒。
  • 西堂月赋:“西堂”可能指的是某个地点,这里指在西堂赏月赋诗。“月赋”指吟咏月亮的诗赋。
  • 诸谢:这里可能指谢姓的一些人物,具体不详。
  • 南国:泛指南方地区。
  • 粤王台:历史古迹,在今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又名越王山)上。

翻译

回忆起昨日在高雅的书斋中诉说离别的衷肠,今晚这一杯酒又能与谁一同共饮呢?在西堂赏月吟诗,怜爱那些谢姓之人(虽不知具体所指),在南方的风土人情中回忆起小冯(此处的小冯可能指的是冯章倩)。极目远望江城,看到白色的大雁,忧愁的心情伴随着明月映照下的红色枫叶。粤王台下亭子前的竹子啊,怎能如我们一般在这暮雨之中连床而卧呢?

赏析

这首诗以回忆昨日的离别场景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孤独的感慨。诗中通过“西堂月赋”“南国风流”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充满文化氛围和浪漫情感的意境。同时,“白雁”“明月”“丹枫”等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心中的忧愁。最后,诗人以粤王台下的竹子自比,表达了对与同族弟嘉遇和冯章倩共同相处时光的渴望,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