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胡元瑞

有鸟出丹穴,栖栖东海傍。 九苞孕其秀,五采以为裳。 劲翮凌九霄,云冠夺霞霜。 朝餐梧桐实,暮宿岐山阳。 一鸣中韶护,再鸣中宫商。 凡鸟非其匹,矫首绝大荒。 世无圣人出,何当复翱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穴:传说中的山名,为凤凰的产地。(“穴”读音为“xué”)
  •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 九苞:凤的九种特征,后用以比喻杰出的人才。
  • 五采:即“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 劲翮(“翮”读音为“hé”):矫健的翅膀。
  • 云冠:像云彩一样的帽子,这里形容鸟的头部羽毛的美丽。
  • 韶护:古代的乐曲名。
  • 宫商:古代五音中的两个音阶,这里泛指音乐。

翻译

有一种鸟从丹穴山飞出,忙碌地栖息在东海之旁。 它具备杰出的才能,身上五彩的羽毛如同美丽的衣裳。 矫健的翅膀能够飞向九霄云外,头部如云彩般的羽毛胜过霞光和寒霜。 早晨它吃的是梧桐的果实,晚上栖息在岐山的南面。 它一鸣叫声符合韶护的音律,再鸣叫声符合宫商的音律。 普通的鸟无法与它相匹配,它昂首远望,超脱于荒远之地。 世间没有圣人出现,它又何时能够再次翱翔呢?

赏析

这首诗以鸟为喻,描绘了一种极具天赋和魅力的形象。诗中的鸟出身高贵(来自丹穴),外表华丽(九苞孕其秀,五采以为裳),能力超群(劲翮凌九霄),且具有非凡的音乐天赋(一鸣中韶护,再鸣中宫商)。然而,在没有圣人的时代,这只鸟的才华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表达了一种怀才不遇的感慨。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同时,通过对鸟的描写,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时代的思考。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