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高唐州:地名,在今山东聊城境内。 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 欲暮时:将要到傍晚的时候。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 兼悲:加倍的悲伤。 道傍:道路旁边。傍(bàng)。 杨柳:一种树木,古诗文中常常用以象征离别、思念等情感。
翻译
三月的春天景色即将到傍晚时分,回首往日的家园,心中满是悲意。道路旁的杨柳树内心似乎已经枯萎殆尽,但仍然有青翠的枝条延伸到远方。
赏析
这首诗以暮春时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悲叹之情。诗的前两句通过“三月春光欲暮时”的景象描写,烘托出一种时光流逝、美好将尽的氛围,同时“故园回首意兼悲”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悲伤之情。后两句以道旁杨柳为喻,杨柳尽管看似内心枯尽,但仍有青青枝条伸向远方,这也许是诗人在悲叹之中仍存有一丝希望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深沉的情感。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既四月末予西轩牡丹一枝最后开与戎葵掩映特盛时叔铭适自保定归隐若有相待之意因命酌快赏叔铭再用前绝句韵为寄兴不能已仍用韵奉答并忆吕本拙佥宪按事中山未还归日当共一笑云 》 —— [ 明 ] 刘崧
- 《 奉寄周思忠其先丞相益国公于余六世从祖常德府君为同年进士凡志铭哀挽及倡和诗文槩见于周氏所藏遗书当时尝录以归遭乱逸去因再请于思忠必有以相慰答也思忠有弟思廉极相友爱余往来城中尝寓其书舍云 》 —— [ 明 ] 刘崧
-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 —— [ 明 ] 刘崧
- 《 秋兴四首 》 —— [ 明 ] 刘崧
- 《 观禾川新涨 》 —— [ 明 ] 刘崧
- 《 题兰 》 —— [ 明 ] 刘崧
- 《 送刘海鹏之金陵三绝 》 —— [ 明 ] 刘崧
- 《 过邵伯得风喜赋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