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元旦

旭日瞳眬达曙光,江城霁色散严霜。 南来气候占春早,北望星辰待漏长。 自识传家裘是业,何如卒岁茇为裳。 微才更有椒花颂,敢上君王万寿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瞳眬(tóng lóng):天将亮时由暗转明的样子。
  • 霁色(jì sè):晴朗的天色。
  • :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
  • (bá):草木的根。
  • 椒花颂:晋人刘臻妻陈氏曾于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后多用为春节之典。

翻译

太阳渐渐升起,天色由暗转明,曙光出现,江城的天空放晴,严寒的霜雪开始消散。南方的气候使得春天早早到来,向北遥望星辰,等待着报时的更漏声,感觉时间漫长。我自己知道传承家业如同穿着珍贵的裘皮衣服,可又如何比得上以草根为裳安然度过这一年呢?我这微小的才能还有像《椒花颂》那样的诗作,斗胆呈献给君王,恭祝君王万寿无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旦时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旭日初升和江城霁色,展现了新年的新气象。第三句提到南方气候温暖,春天来得早,第四句则通过写望星辰待漏,表现出时间的漫长感,同时也可能暗示了诗人对时光的思考。接下来,诗人将传家裘业与卒岁茇裳进行对比,或许表达了对生活的某种感慨。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自己虽才能微小,但仍有诗作如《椒花颂》,用以向君王献上祝福,体现了对君王的敬意。整首诗既有对新年景象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和思考的融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