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八首奉柬白景和

· 刘崧
鸿鹄乘天风,摇荡日已远。 声沈兰渚烟,影绝浮云巘。 高河入夕迥,列宿光烜烜。 岂不顾其群,前飞屡回转。 凄其霜露积,恻怆岁年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鹄(hóng hú):天鹅。因飞得很高,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 兰渚(zhǔ):长有兰草的小洲。
  • 巘(yǎn):山峰。
  • 烜烜(xuǎn xuǎn):明亮的样子。
  • 恻怆(cè chuàng):悲痛,忧伤。

翻译

天鹅乘着天上的风,飘摇远去,一天比一天飞得远。它的声音消失在长有兰草的小洲的烟雾之中,身影在浮云缭绕的山峰处消失不见。高空的银河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深远,众星闪耀,明亮夺目。天鹅难道不顾及它的同伴吗?它向前飞翔却屡次回转。寒冷的霜露越积越多,让人悲伤不已,为这一年将尽而感到忧伤。

赏析

这首诗以鸿鹄为喻,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鸿鹄乘风远去的情景,展现出一种高远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述鸿鹄的声音和身影的消失,增添了一种寂寥之感。高河、列宿的描写则进一步烘托出宇宙的广阔和神秘。诗中鸿鹄虽前飞却屡回转,似有所顾念,最后诗人表达了面对霜露积聚、岁年晚近的凄恻之情。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