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弟书

三径行吟独倚栏,一春鱼雁报平安。 人逢四十馀生半,病返林皋晚节难。 自昔孔门方鼓瑟,不闻曾点更弹冠。 东周出处西周梦,都付浮云过杏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或是院子里的小路。(三径:sān jìng)
  • 鱼雁:书信的代称。
  • 林皋:指山林皋壤或树林水岸。(皋:gāo)
  • 鼓瑟:弹奏瑟这种乐器,这里可理解为追求正道、积极进取。
  • 弹冠:整冠,这里暗指准备出仕。
  • 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

翻译

我在自家的小路上独自倚着栏杆吟诗,整个春天通过书信得知亲人平安的消息。人到四十多岁,生命已经过了一半,生病后回到山林水岸,想要保持晚节实属不易。自古以来,孔子门下的人积极追求正道,没听说过曾点为了出仕而整冠。东周末年人们的出仕和隐退,就如同西周时的梦境一般,都如同浮云飘过孔子讲学的杏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自己在三径倚栏吟诗和收到亲人报平安的书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孤独的氛围。接着,诗人感叹人生已过半场,且病后回归山林,保持晚节并非易事,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困境的无奈。后两句用孔门弟子鼓瑟和曾点弹冠的典故,表达了对积极进取和追求功名的不同态度的思考。最后,诗人将东周时期人们的出处(出仕或隐退)比作西周的梦,认为这一切都如同浮云飘过杏坛,暗示了对人生虚幻和无常的感悟。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简洁,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刘宗周

刘宗周

明浙江山阴人,字起东,号念台,晚改号克念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天启元年为仪制主事,历右通政,以劾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元年召为顺天府尹,数上疏忤思宗意,遂谢病归。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复以论救姜埰、熊开元革职归。福王监国时,起故官,劾马士英、高杰、刘泽清,争阮大铖不可用,不听,遂告归。南都亡,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治理学以慎独为宗,力倡诚敬之说。曾筑證人书院,讲学于蕺山,人称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钞》、《圣学宗要》、《刘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