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萧用文寒夜闻风之作

· 刘崧
汹汹松涛合,潺潺竹溜分。 已怜寒夜入,况是客窗闻。 月黑乌号子,天高雁失群。 凄凉江海意,对酒正思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汹汹(xiōng xiōng):形容波涛声或风声盛大的样子。
  • 松涛:风吹松林,松枝互相碰击发出的如波涛般的声音。
  • 潺潺(chán chán):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 竹溜:竹林间的流水。
  • 乌号:传说中大风的声音,这里指风的呼号声。

翻译

风声如汹涌的松涛声相合,又似潺潺的竹林间流水声分流。已经怜悯这寒冷的夜晚到来,何况是在客居的窗下听闻。月亮被乌云遮蔽,风声像乌号般呼号,天空高远,大雁似乎迷失了群体。这凄凉的江海之意,在饮酒时正好思念着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风声、夜色以及自身感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首联通过“汹汹松涛合,潺潺竹溜分”的描写,以风声和流水声交织,展现出夜晚的动态与不安。颔联“已怜寒夜入,况是客窗闻”,进一步强调了寒冷夜晚中作为客居者的孤独感受。颈联“月黑乌号子,天高雁失群”,用月黑风高的环境和失群的大雁,加深了凄凉的意境。尾联“凄凉江海意,对酒正思君”,则将这种凄凉之感与对友人的思念相结合,使情感得到了升华。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表达了诗人在寒夜中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自身的孤寂之情。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