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

· 刘崧
下马邮亭已夕阳,倦行偏讶去程长。 雪侵官道埋僵柳,火入荒园烧宿桑。 枣子酒香愁易醉,豆儿饭滑惬初尝。 藜床苇席风如水,清梦何因达故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邮亭:古时供传递文书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邮(yóu)亭) 官道:公家修筑的道路、大路。 僵柳:干枯的柳树。 藜床:用藜茎编织的床。(藜(lí)床)

翻译

我下马在邮亭时已经是夕阳西下,疲倦地行走着,偏偏惊讶于这路程的漫长。 积雪覆盖着官道,掩埋了干枯的柳树,荒园里的火蔓延着,烧掉了昨夜的桑枝。 枣子酒散发着香气,忧愁之中容易让人沉醉,豆子饭口感滑润,让人初次品尝就感到满足。 我躺在藜茎编织的床上,苇席上的风如流水般清凉,可我清晰的梦境,又怎能到达故乡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的首联通过“夕阳”和“倦行”“去程长”,表现出旅途的疲惫和漫长。颔联描写了雪景和荒园之火,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颈联则提到了枣子酒和豆子饭,在疲惫的旅途中,这些简单的食物带来了一些慰藉。尾联中,诗人躺在藜床上,尽管风凉如水,但心中的思乡之情却难以排解,只能寄托于梦境,然而就连这梦境也难以抵达故乡,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愁。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对景物和自身感受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