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里良之明日闻抄兵已入长兴因赋以自慰

· 刘崧
谁遣飘然去,真成率尔来。 吾宁工避地,天似解怜才。 行李从萧瑟,飘蓬任转回。 时时看短剑,心折未全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里良:地名,具体所指不详。
  • 抄兵:指敌军。(“抄”读音为“chāo”)
  • 率尔:轻率、随便的样子。
  • :岂,难道。
  • :善于。
  • 避地:指避乱而迁居他处。
  • 行李:出行时所携带的物品。
  • 飘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译

是谁让我这样飘然离去,又好像是率性而为就来到了这里。 我难道善于躲避战乱之地吗,或许是上天似乎懂得怜惜我的才华。 出行所带的行李显得萧瑟冷清,如飘飞的蓬草般任凭命运辗转来回。 我不时地看着手中的短剑,心中的壮志还未完全磨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时期的复杂情感。诗的首联表达了诗人漂泊的无奈和迷茫。颔联则透露出一种对命运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自己才华的某种自信和期待。颈联通过描写行李的萧瑟和自身如飘蓬的境遇,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动荡和不安。尾联中诗人看着短剑,表明他心中的志向尚未完全消失,仍然怀着一丝希望和坚韧。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