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赣市火
深院夜寂寥,漏下已二鼓。
遥闻市声喧,起视出庭户。
烟焰俄涨空,乘风恣翔舞。
回禄殃我民,仓卒愧为主。
下令速诸司,奔走胥救护。
彻屋开火道,绠缶竞相助。
移时火幸熄,焦烂良已苦。
吾闻天降灾,失政由官府。
赤子却何辜,啼号靡宁宇。
恨无帡幪力,为尔奠焦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漏下:指漏壶滴水,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漏”读音:lòu)
- 二鼓:即二更。古代夜晚以击鼓报更,二更相当于现在的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 遥闻市声喧:远远听到集市上声音喧闹。
- 烟焰俄涨空:烟火火焰突然冲向天空。(“俄”读音:é,意为突然)
- 回禄:传说中的火神,借指火灾。(“禄”读音:lù)
- 仓卒:同“仓促”,匆忙,急迫。(“卒”读音:cù)
- 诸司:各个官署。
- 奔走胥救护:都赶忙去救援。(“胥”读音:xū,意为都)
- 彻屋:拆除房屋。
- 火道:防火的通道。
- 绠缶:绠,汲水用的绳子;缶,一种瓦器,这里指盛水的器具。(“绠”读音:gěng ;“缶”读音:fǒu)
- 帡幪(píng méng):在古代,“帡幪” 有庇护、保护的意思。
翻译
深夜的院子寂静冷清,时间已到二更。远远听到集市上喧闹声起,起身走出庭院查看。只见烟火火焰瞬间冲向天空,借着风势肆意飞舞。火灾殃及我的百姓,我作为地方官,心中愧疚匆忙应对。下令让各个官署迅速行动,官员们都赶紧跑去救援。拆除房屋开辟防火通道,人们用绳子和瓦罐争相帮忙灭火。过了一段时间,火势幸好熄灭了,然而百姓遭受的烧焦和损伤已经很严重。我听说上天降下灾祸,是因为官府施政不当。百姓们有什么罪过呢,他们啼哭哀号,没有安宁的居住之地。只恨我没有足够的庇护之力,为他们重建被烧焦的家园。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赣市发生火灾的情景以及作者的感受。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深夜的寂静和二更的时间,衬托出火灾发生时的突然和喧闹。“烟焰俄涨空,乘风恣翔舞”形象地表现了火势的凶猛和不可控制。作者作为地方官,对火灾的发生感到愧疚和自责,积极组织救援,体现了他的责任心。“吾闻天降灾,失政由官府”表达了作者对火灾原因的思考,认为官府的施政不当可能是导致灾祸的原因之一,反映了他对自身职责的深刻认识。最后,作者对百姓的遭遇表示同情,“赤子却何辜,啼号靡宁宇”,“恨无帡幪力,为尔奠焦土”,表达了他对百姓的关爱和无法给予他们足够保护的无奈。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火灾场景和作者内心感受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注和对自身职责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