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咏看芙蓉答沈文举
淮海秋高宸阙下,客袖飘萧怯凉雨。
翩然步向庭阶看,一笑芙蓉红半吐。
朅来濠梁今五年,繁华每惜青春前。
庄周台东芳草绿,绕床化蝶成孤眠。
先生近入黉宫住,佩玉花还喜相遇。
秋色于人亦有情,把酒何辞斜日暮。
斯文万代肺腑亲,食前岂必罗八珍。
集裳骚客楚天远,悠悠江水空愁人。
锦城慨想当年事,富贵宁为身后计。
笑谈历历襟怀开,会聚风流那复易。
凤城北风天早寒,物华恋恋良已难。
拒霜须令慰晚节,肯容霜后愁枯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宸阙(chén què):指皇宫。
- 朅来(qiè lái):自从。
- 濠梁:地名,今安徽凤阳。
- 黉宫(hóng gōng):古代的学校。
- 八珍:指精美的食物。
- 集裳:指穿着华丽的衣服。
- 锦城:指成都。
- 物华:指自然景物。
- 拒霜:指芙蓉花,因其能抵御霜冻而得名。
翻译
在淮海之地,秋天的气息在皇宫之下显得格外高远,我作为客人,衣袖飘飘,却害怕凉雨。我轻盈地走向庭院台阶,欣赏着,芙蓉花半开,带着红润的笑容。自从来到濠梁,已经五年了,每每惋惜青春的繁华。庄周台东的芳草依旧绿意盎然,我绕床而眠,梦见自己化作孤独的蝴蝶。
先生最近进入了学校,佩戴着玉花,欣喜地与你相遇。秋色对人们也有情感,我们举杯畅饮,不觉日已斜。这样的文学作品是万代的肺腑之亲,我们面前的食物不必非得是八珍。穿着华丽衣服的诗人遥望着楚天,悠悠的江水让人空自愁苦。
在锦城,我感慨地回忆起往昔的事情,富贵难道只是为了身后的计算吗?我们的笑谈历历在目,胸怀大开,这样的风流聚会又怎能轻易再次发生。在凤城北,风天早寒,自然景物也难以留恋。但芙蓉花却能抵御霜冻,慰藉我们的晚年,不愿容许霜后枯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皇宫下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感慨。诗中,“芙蓉”不仅是自然景物,也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通过对秋色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惋惜和对文学价值的珍视。诗的结尾,以芙蓉花抵御霜冻的形象,寄托了对晚年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自然力量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