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米君梦秋柳诗十二首

驿舍旗亭各渺漫,临风踠地倩人看。 阳关唱后多伤别,长笛吹来不耐寒。 逝水遥怜随落叶,柔条谁复系离鞍。 天涯岁晏乡心苦,折赠空嗟道路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驿舍: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 旗亭:古代的市楼,用以指挥集市,也指酒楼。
  • 渺漫:形容遥远或广阔无边的样子。
  • 踠地:弯曲到地。踠(wǎn),弯曲。
  • 阳关:古代关名,泛指离别之地。
  • 长笛:一种管乐器,常用于表达哀愁之情。
  • 逝水:流逝的水,比喻流逝的时光或事物。
  • 柔条:柔软的枝条,这里指柳枝。
  • 离鞍:离别的马鞍,指离别。
  • 岁晏:年末,岁末。
  • 折赠:折柳赠别,古代习俗。
  • 空嗟:徒然叹息。
  • 道路难:旅途的艰辛。

翻译

驿站的客舍和酒楼都显得遥远而模糊,柳枝在风中弯曲到地,仿佛在邀请人们观赏。阳关曲唱罢后,离别的伤感愈发浓烈,长笛吹出的曲调让人感到寒冷难以承受。流逝的水让人怜惜,它随着落叶一同消逝,柔软的柳枝又有谁来系住离别的马鞍呢?岁末的天涯,思乡之心苦涩,折柳赠别,徒然叹息旅途的艰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离别时的深情与旅途的艰辛。通过“驿舍旗亭”、“阳关唱后”、“长笛吹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遥远、凄凉的离别氛围。诗中“踠地”的柳枝、“逝水”与“落叶”、“柔条”与“离鞍”等对比,巧妙地表达了时光流逝与离别之痛。结尾的“岁晏乡心苦”和“折赠空嗟道路难”更是深化了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