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孟秋十九日西园公过访镜园步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律韵投赠步元韵酬之同集者尹用平温尔惇时溪桥初成十首
潮来没古岸,雨过涨新泉。
移席花为幄,侵鞋草似绵。
壶觞馀种秫,风月不论钱。
更有沧浪曲,渔歌起夕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子孟秋十九日:甲子年的初秋,即农历七月十九日。
- 西园公:人名,可能是指某位文人或官员。
- 镜园:地名,可能是诗人的居所或一处名胜。
- 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律韵:指杜甫游何将军山林时所作的十首律诗。
- 元韵:原诗的韵脚。
- 尹用平温尔惇:人名,可能是参与集会的其他文人。
- 溪桥初成:新建的桥梁。
- 沧浪曲:古代歌曲名,此处可能指渔歌或水边歌曲。
- 夕川:夕阳下的河流。
翻译
潮水涌来,淹没了古老的岸边,雨水过后,新的泉水涌出。 移动席位,花儿如帐篷般围绕,草地柔软如绵,轻触鞋边。 酒壶中还剩下种植的秫米酿的酒,风月之美无需金钱衡量。 更有那古老的沧浪曲调,渔歌在夕阳下的河流中响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雨后潮涨、花团锦簇的自然景象,以及文人雅集的闲适生活。诗中“潮来没古岸,雨过涨新泉”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而“移席花为幄,侵鞋草似绵”则细腻地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后两句“壶觞馀种秫,风月不论钱”和“更有沧浪曲,渔歌起夕川”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