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参政文敏述怀韵五首

· 郑真
淮南草木正高秋,千里长怀宋玉愁。 濠水桥梁通广运,滁阳关险接清流。 芸编辟蠹香犹润,瑶轴生辉墨尚浮。 莫道遗珠沧海阔,老成仍许占鳌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南:地名,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
  • 宋玉愁: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其作品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此处指深沉的忧愁。
  • 濠水:河流名,位于安徽省。
  • 滁阳关:地名,位于今安徽省滁州市。
  • 芸编:指书籍,芸香可以防虫,古人常在书页中夹芸香以防虫蛀。
  • 辟蠹:防虫。
  • 瑶轴:指华美的书籍装帧。
  • 遗珠:比喻珍贵的东西被遗漏或忽视。
  • 沧海:大海,比喻广阔无垠。
  • 老成:指经验丰富,成熟稳重。
  • 占鳌头:比喻居于首位或取得领先地位。

翻译

淮南的草木正值深秋,千里之外我心中充满了宋玉般的忧愁。濠水的桥梁连接着广阔的运输路线,滁阳的关隘险要,与清澈的流水相接。书页中夹着的芸香依然润泽,华美的书籍装帧上墨迹似乎还在浮动。不要说珍贵的东西被大海遗漏,经验丰富的人仍然可以占据领先的位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淮南秋景,通过“草木正高秋”和“千里长怀宋玉愁”表达了深沉的忧思。诗中“濠水桥梁”与“滁阳关险”描绘了地理景观,而“芸编辟蠹香犹润,瑶轴生辉墨尚浮”则展现了文化的传承与珍贵。结尾的“莫道遗珠沧海阔,老成仍许占鳌头”鼓励人们不要轻言放弃,即使面对广阔的挑战,经验丰富的人仍有机会取得成功。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