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夏原威述怀七言六首

· 郑真
滚滚浮尘上客衣,登临祇欲赋将归。 黄钟大吕遗音邈,白雪阳春和者稀。 山木寒声风满壑,渚苹晚色水浮矶。 采芝应念青云客,谈舌纷纭总见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滚滚浮尘:形容尘土飞扬,比喻世事纷扰。
  • 上客衣:指贵宾或高官的服饰。
  • 登临:登高望远。
  • 祇欲:只是想要。
  • 赋将归:作诗表达归隐的意愿。
  • 黄钟大吕:古代音律中的两种乐器,比喻高雅的音乐或诗文。
  • 遗音邈:遗留下来的音乐已经远去,难以寻觅。
  • 白雪阳春:指高雅的诗文,也比喻高洁的品格。
  • 和者稀: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人很少。
  • 山木寒声:山中树木在寒风中的声音。
  • 风满壑:风声充斥山谷。
  • 渚苹晚色:水边苹草在傍晚的颜色。
  • 水浮矶:水面上漂浮的石头。
  • 采芝:采摘灵芝,比喻隐居山林。
  • 青云客:指有志于仕途的人。
  • 谈舌纷纭:言谈繁多,议论纷纷。
  • 见几:洞察事物的细微变化。

翻译

尘土飞扬,沾满了贵宾的衣裳,我登高望远,只想作诗表达归隐的愿望。 那些高雅的音乐和诗文,如今已难以寻觅,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人也越来越少。 山中的树木在寒风中发出声响,风声充斥着整个山谷;水边的苹草在傍晚时分呈现出美丽的颜色,水面上漂浮着石头。 我采摘灵芝,思念着那些有志于仕途的人,他们的言谈繁多,议论纷纷,但我总能洞察事物的细微变化。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滚滚浮尘”与“上客衣”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对尘世繁华的疏离感。通过“黄钟大吕”与“白雪阳春”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高雅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实文化衰落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洞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