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德俊归天台

· 郑真
前朝冠冕认貂蝉,劲正堂深月满天。 共睹甘棠存旧笏,从知汗竹有遗编。 衣冠幸际千年盛,礼乐须征百代传。 珍重先公曾撰述,殷勤儗寄白云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这里指官职。
  • 貂蝉:古代官员帽上的装饰,这里指高官。
  • 劲正:刚正不阿。
  • 甘棠: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树,比喻贤人遗留下来的美好影响。
  • 旧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手板,这里指旧时的官职或官员。
  • 汗竹: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这里指历史记载。
  • 遗编:遗留下来的著作或文献。
  • 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这里指士大夫阶层。
  • 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撰述:写作,著述。
  • 儗寄:准备寄送。
  • 白云边:指远方或隐居之地。

翻译

前朝的官职荣耀如同貂蝉般显赫,那刚正不阿的堂宇深邃,月光洒满天际。 我们共同见证了贤人遗留下来的美好影响,如同甘棠树般长存,旧时的官职和官员仿佛还在眼前。 从历史记载中我们知道,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著作和文献。 幸运的是,士大夫阶层正逢千年的盛世,礼仪和音乐这些文化遗产需要传承百代。 请珍重先公曾经撰写的著作,我殷勤地准备将它们寄送到远方的白云边。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前朝官员的敬仰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诗中通过“冠冕”、“貂蝉”等词语描绘了前朝官员的显赫地位,而“甘棠”、“旧笏”则象征着他们遗留下来的美好影响和历史记忆。后两句强调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先人著作的珍视和传承的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