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钱塘潮排律十六韵赠钱塘卢生

曾向钱塘渡,烟销一镜开。 潮头忽以至,地轴仄将摧。 赤日飞睛雪,青天起暗雷。 龙宫银作阙,鲛室玉为堆。 组练疑横海,帆樯似泛罍。 属娄光欲动,强弩势难回。 东奔翻禹穴,南去蹴苏台。 吐吸谁为此,陶钧力大哉。 湖山澄秀气,越峤挺雄才。 羡汝江边住,潮从笔底来。 放歌摇彩鹢,弄月进霞杯。 一击踰千里,相期在九垓。 钓鳌偏有兴,向若敢轻猜。 赋就水皆立,文成木尽灾。 沉思牵铁网,佳句剖珠胎。 近诧观涛作,前身或姓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赋得:按照指定的题目或题材作诗。
  • 钱塘潮:指浙江杭州的钱塘江大潮,是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
  • 排律:一种诗体,通常由十六句组成,每句五言或七言。
  • 烟销:烟雾消散。
  • 一镜开:形容水面平静如镜。
  • 地轴:比喻大地的中心或支撑点。
  • 赤日飞晴雪:形容阳光强烈,水面波光粼粼,如同飞舞的雪花。
  • 鲛室:神话中鲛人居住的地方。
  • 组练:古代指军队。
  • 帆樯:船帆和桅杆。
  • 属娄:古代星宿名,这里指星光。
  • 强弩:强力的弓箭。
  • 禹穴:传说中大禹的墓穴,位于浙江绍兴。
  • 苏台:指苏州的姑苏台,古代名胜。
  • 吐吸:比喻潮水的涨落。
  • 陶钧:古代制陶时用来旋转陶器的工具,比喻造物主的力量。
  • 越峤:指浙江的山峰。
  • 彩鹢:彩色的船。
  • 九垓:九重天,指极高的地方。
  • 钓鳌:传说中的巨鳌,比喻远大的志向。
  • 向若:面对。
  • 观涛作:观看潮水的作品。
  • 前身或姓枚:可能指枚乘,西汉文学家,以赋著名。

翻译

曾经在钱塘渡口,烟雾消散,水面如镜般展开。 潮水突然涌来,仿佛大地中心即将崩塌。 阳光强烈,水面波光如同飞舞的雪花,天空中响起隐约的雷声。 龙宫仿佛用银子建造的宫阙,鲛人的居所如同玉石堆积。 军队如同横渡大海,船帆和桅杆像是泛舟的酒器。 星光闪烁,强力的弓箭难以回头。 潮水向东奔腾,仿佛要翻越禹的墓穴,向南涌动,似乎要触碰苏州的姑苏台。 潮水的涨落,是谁在操控?造物主的力量真是伟大。 湖山之间清澈的秀气,越地的山峰挺拔雄伟。 羡慕你住在江边,潮水仿佛从你笔底涌出。 放声歌唱,摇动彩色的船,赏月时举起霞光般的酒杯。 一击之下,潮水涌动千里,相约在九重天的高处。 钓起传说中的巨鳌,面对这壮观的景象,不敢轻易猜测。 赋诗时,水波似乎都为之立起,文章写成,连树木都感到灾难。 深思熟虑,如同牵动铁网,佳句如同剖开珍珠的胎。 近来惊讶于观潮的作品,你的前身或许就是姓枚的文学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潮水的力量和美丽。诗中,“赤日飞晴雪”、“龙宫银作阙”等句,巧妙地运用了夸张和神话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潮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