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对内小酌得十六韵

客子逢七夕,天涯对细君。 家筵开绿酒,仙佩隔红云。 汉广沾罗袜,霞明映绣裙。 桥成乌鹊喜,枕荐凤鸾群。 节是双星合,人非两地分。 挥杯聊宴笑,举案亦殷勤。 新果乘秋摘,名香向月焚。 雅怀閒澹荡,佳气坐氤氲。 园桂凉逾茂,阶兰夜更芬。 岁时从暗度,儿女自相欣。 义以糟糠重,刑于琴瑟闻。 毋劳弹别鹤,不用制回纹。 酒冷宵将半,河低漏渐纷。 三更宜偃卧,万事付沉醺。 白露楚天末,青枫湘水濆。 谁家妻捣练,愁叹婿从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乞巧节,庆祝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 细君:古代对妻子的称呼。
  • 仙佩:仙人的玉佩,这里指仙人。
  • 汉广:指银河,因其宽广而得名。
  • 罗袜:丝织的袜子,这里指织女。
  • 霞明:霞光灿烂。
  • 绣裙:绣有花纹的裙子,这里指织女。
  • 桥成乌鹊喜:传说七夕时乌鹊会搭成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 枕荐凤鸾群:比喻夫妻和谐。
  • 举案:举起酒杯。
  • 宴笑:欢宴笑语。
  • 新果:新鲜的水果。
  • 名香:有名的香料。
  • 雅怀:高雅的情怀。
  • 澹荡:悠闲自在。
  • 氤氲:形容气氛和谐。
  • 糟糠:指贫贱时的妻子。
  • 刑于琴瑟闻:比喻夫妻和谐。
  • 别鹤:比喻离别的悲伤。
  • 回纹:回文诗,一种可以正反读的诗。
  • 河低漏渐纷:指银河渐渐隐没,夜深了。
  • 偃卧:躺下休息。
  • 沉醺:沉醉。
  • 白露:秋天的露水。
  • 楚天末:楚地的天空尽头。
  • 青枫:秋天的枫树。
  • 湘水濆:湘江的水边。
  • 捣练:捣衣,古代妇女的家务劳动。
  • 婿从军:丈夫去从军。

翻译

客人在七夕这天,与远在天涯的妻子相对。 家中宴席上开满了绿色的酒,仙人的玉佩隔着红云。 银河宽广,沾湿了织女的丝袜,霞光灿烂,映照着她的绣裙。 乌鹊搭成的桥让牛郎织女欢喜相会,夫妻和谐如凤鸾。 节日是双星相会,人们却不必两地分隔。 举杯欢宴笑语,举案也是殷勤。 新摘的水果在秋天,名贵的香料在月光下燃烧。 高雅的情怀悠闲自在,美好的气氛和谐。 园中的桂树在凉风中更加茂盛,阶前的兰花在夜晚更加芬芳。 岁月悄然流逝,儿女们自然感到欢喜。 因为贫贱时的妻子而感到重要,夫妻和谐如琴瑟之声。 不必劳烦弹奏离别的悲伤,不用创作回文诗。 酒冷了,夜已过半,银河渐渐隐没,夜深了。 三更时分宜躺下休息,万事都沉醉其中。 白露在楚地的天空尽头,青枫在湘江的水边。 谁家的妻子在捣衣,愁叹着丈夫去从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之夜,客人与远方的妻子共度佳节的情景。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夫妻间的深情和谐,以及对传统节日的庆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七夕的传说,如乌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等,增强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家庭和乐、夫妻恩爱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七夕题材诗作。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