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舜祠:拜谒舜帝的祠堂。
- 俎豆: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这里指祭祀。
- 虞代:指舜帝的时代。
- 蘋蘩:古代祭祀时用来祭祀的植物,这里也指祭祀。
- 肃汉官:指汉代的官员在祭祀时庄重肃穆的样子。
- 冢墓:坟墓。
- 衣冠:指古代士人的服饰,这里可能指舜帝的遗物或象征。
- 松韵:风吹过松树的声音。
- 瑶歌:美妙的歌声。
- 舞干:古代的一种舞蹈,这里可能指祭祀时的舞蹈。
- 吊古客:指来此地凭吊古人的游客。
- 鼎湖: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的地方,这里比喻舜帝的神圣之地。
翻译
拜谒舜帝的祠堂,祭祀传承自虞舜时代,汉代的官员在祭祀时庄重肃穆。这里或许不应该只是迷惑于舜帝的坟墓,可能还埋葬着他的衣冠。风吹过松树的声音如同听到了古代的音乐,美妙的歌声仿佛是古代的舞蹈。寄语来此凭吊古人的游客,应当将这里视为如同黄帝升天的鼎湖一样神圣。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舜祠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圣王的敬仰之情。诗中,“俎豆传虞代,蘋蘩肃汉官”展现了祭祀的庄重与历史的深远,“松韵如听乐,瑶歌似舞干”则通过自然与音乐的结合,营造了一种神圣而悠远的氛围。结尾的“寄言吊古客,当作鼎湖看”更是将舜祠提升到了与黄帝升天之地同等神圣的地位,体现了诗人对舜帝的无限崇敬。
邓云霄的其他作品
- 《 姑苏八景五言古有序支硎 》 —— [ 明 ] 邓云霄
- 《 和吴翁晋梅花诗十三首 》 —— [ 明 ] 邓云霄
- 《 朝睡 》 —— [ 明 ] 邓云霄
- 《 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谢公墩 》 —— [ 明 ] 邓云霄
- 《 题黄又谦年兄渔桹竹浪斋 》 —— [ 明 ] 邓云霄
- 《 香淡斋对梅读何凝生寄怀诗赋酬 》 —— [ 明 ] 邓云霄
- 《 团碧亭前两石池新成水藻鲦鱼颇供静玩 》 —— [ 明 ] 邓云霄
- 《 人有饷余潇湘八景画册者退食之暇逐景分题空同子先有此作余其为妇乎加七言以别之渔村夕照 》 —— [ 明 ] 邓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