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义儿陈清卷

· 郑真
而翁双鬓早星星,膝下儿郎得宁馨。 长忆杜陵怜骥子,不惭周雅赋螟蛉。 衔哀欲诉心如割,舐血多闻舌尚腥。 见说宛丘存谱牒,还家终不负幽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而翁:你的父亲。
  • 双鬓早星星:两鬓早早地出现了白发,形容年老。
  • 膝下儿郎:指儿子。
  • 宁馨:美好的样子。
  • 杜陵:地名,这里指杜甫。
  • 怜骥子:怜爱有才能的儿子。
  • 周雅:指《诗经》中的《大雅》。
  • 赋螟蛉:比喻养育他人的孩子。
  • 衔哀:怀着悲痛。
  • 心如割:形容极度悲痛。
  • 舐血:舔血,形容残忍。
  • 舌尚腥:舌头还留有血腥味,比喻言语残酷。
  • 宛丘:地名,这里指陈姓的家族。
  • 谱牒:家谱。
  • 幽冥:阴间,这里指逝去的亲人。

翻译

你的父亲早已白发苍苍,膝下的儿子却生得美好。常常想起杜甫怜爱他的有才能的儿子,不愧于《诗经·大雅》中对养育他人孩子的赞美。怀着悲痛想要诉说,心如刀割,残忍的言语还留有血腥味。听说宛丘的陈家还保存着家谱,回家后终究不会辜负逝去的亲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家族传承和亲情的重视。诗中通过对比杜甫对儿子的怜爱和《诗经》中的典故,强调了养育子女的重要性。同时,诗人对家族谱牒的提及,显示了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和亲情的深厚情感。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