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沈大使茂玄萧副使叔达共三首

· 郑真
海东见说登州砚,点点金星缬锦云。 若使老蟾分一滴,便令脱颖扫千军。 词臣应诏曾携直,骚将登坛预策勋。 要与虚中长作伴,山房试问沈休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见说:听说。
  • 登州砚:指山东登州(今蓬莱)出产的砚台,以质地优良著称。
  • 点点金星:形容砚台上的金星斑点,如同点缀的星星。
  • 缬锦云:形容砚台的纹理如同织锦上的云纹。
  • 老蟾:指月亮,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 一滴:这里比喻月亮的精华。
  • 脱颖:比喻才华显露。
  • 扫千军:形容文笔或才华横溢,能征服众多读者或对手。
  • 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即宫廷中的文官。
  • 应诏:接受皇帝的命令。
  • 携直:携带砚台直入宫廷。
  • 骚将:指文学才华出众的人。
  • 登坛:比喻在文学或艺术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 策勋:记录功勋。
  • 虚中:指砚台的中心。
  • 沈休文:可能是指沈大使,这里用作对沈大使的尊称。

翻译

听说海东有登州砚,砚上金星点点,纹理如织锦云。 若能让月亮分一滴精华,便能使才华显露,文笔横扫千军。 文学侍从曾应诏携砚入宫,才华出众者登坛记录功勋。 愿砚台中心长久相伴,试问山房中的沈休文。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登州砚的精美与神奇,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砚台的质地与文人的才华相联系,表达了对于文学创作工具的珍视以及对于文人才能的推崇。诗中“若使老蟾分一滴,便令脱颖扫千军”一句,既展现了砚台的珍贵,也暗喻了文人若得此砚,便能文采飞扬,影响深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文化艺术的赞美之情。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