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图
谁将西湖景,摹写入生绡。眼中忽见两高胜,耳畔疑听八月潮。
楼台叠叠依城郭,玻璃漾漾催兰桡。六桥柳,如可折,孤山鹤,不堪招。
苏堤莎正煖,谁试玉骢骄,岳坟松桧晚萧萧。繁华千古事,黄屋久烟销。
只今惟有南楼月,夜深吹彻玉人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生绡:指绘画用的细绢。
- 高胜:这里指高耸的景物。
- 兰桡:指华美的船桨,也代指船。
- 六桥:指杭州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
- 孤山:西湖中的一座小岛。
- 苏堤:西湖上的一条长堤,由苏轼主持修建。
- 岳坟:岳飞的墓,位于杭州西湖边。
- 黄屋:古代帝王的车盖,这里指帝王。
- 南楼:指西湖边的一座楼阁。
- 玉人:指美丽的女子。
翻译
是谁将西湖的美景,描绘进了这细绢之中。眼前突然出现了两处高耸的胜景,耳边仿佛听到了八月的潮声。 楼台层层叠叠地依傍着城郭,玻璃般的水面催动着华美的船只。六桥上的柳树,仿佛可以折下,孤山上的鹤,却难以召唤。 苏堤上的莎草正暖,是谁在试骑着玉色的骏马,岳坟旁的松桧在夜晚萧萧作响。 繁华的往事已成千古,帝王的痕迹早已烟消云散。如今只剩下南楼上的月光,夜深时吹彻着玉人的箫声。
赏析
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美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繁华。诗中“谁将西湖景,摹写入生绡”一句,既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欣赏。后文通过对楼台、船只、柳树、孤山等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意境。最后以南楼月和玉人箫声作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神秘的西湖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