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记室咏史

邯郸有毛薛,宗国归信陵。 东海有仲连,赵相乃完城。 济时在一言,何必从与横。 纷纷夸毗子,缓颊动相倾。 范睢与蔡泽,接踵入秦庭。 羁旅猎卿相,嗟咄竟何成。 蜉蝣无夕采,弱菌无冬荣。 懿彼高世士,鸿雁游冥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邯郸:古代赵国的都城,今河北省邯郸市。
  • 毛薛:指毛遂和薛公,两人都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人物。
  • 宗国:指赵国。
  • 信陵:即信陵君,赵国的公子,以智谋著称。
  • 仲连:指鲁仲连,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士。
  • 赵相:赵国的相国。
  • 完城:指鲁仲连帮助赵国相国完璧归赵的故事。
  • 济时:拯救时局。
  • 一言:一句话,指关键的建议或决策。
  • 夸毗子:指那些夸夸其谈,没有实际能力的人。
  • 缓颊:指说话温和,不直接。
  • 动相倾:相互竞争,争斗。
  • 范睢(fàn jū):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政治家。
  • 蔡泽:战国时期秦国的另一位政治家。
  • 接踵:一个接一个,形容接连不断。
  • 秦庭:秦国的朝廷。
  • 羁旅:指在外的游子或客居他乡的人。
  • 猎卿相:指追求高官厚禄的人。
  • 嗟咄:叹息声。
  • 蜉蝣:一种昆虫,生命短暂。
  • 弱菌:指生命力弱的菌类。
  • 冬荣:在冬天开花。
  • 懿彼:赞美那些。
  • 高世士:超凡脱俗的士人。
  • 鸿雁:大雁,常用来比喻远行的人。
  • 冥冥:高远,不可知的地方。

翻译

在邯郸有毛遂和薛公,他们归属于以智谋著称的信陵君。东海有鲁仲连,他帮助赵国的相国完璧归赵,保全了城池。拯救时局往往只需要一句话,何必非要采取纵横捭阖的策略。那些夸夸其谈的人,说话温和却相互争斗。范睢和蔡泽相继进入秦国的朝廷,作为外来的游子追求高官厚禄,最终叹息着,究竟有何成就。蜉蝣的生命短暂,弱小的菌类无法在冬天开花。赞美那些超凡脱俗的士人,他们如同鸿雁一般,在高远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有才能和智慧的人的赞美,以及对于那些只知夸夸其谈、争权夺利的人的轻蔑。诗中,毛遂、薛公、鲁仲连等人物被用来象征那些能够以智慧和勇气改变时局的人,而范睢、蔡泽则代表了那些追求个人名利,最终可能一事无成的人。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真正的智者应当像鸿雁一样,追求高远的目标,而不是沉溺于世俗的争斗。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