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谢公墩
园林萧瑟暗惊秋,霸气东南黯已收。
弦管久随风送去,繁华惟见水空流。
台倾半入红尘陌,池废斜通绿荻洲。
游客莫嫌无故物,园丁时拾玉搔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濒行:即将离开。
- 分赋:分别赋诗。
- 丹青:绘画。
- 行色:旅行的气氛或准备。
- 技痒:形容有某种技艺的人急于表现的心情。
- 霸气:指昔日的威严气势。
- 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 红尘陌:繁华的街道。
- 绿荻洲:长满绿色芦荻的水中小岛。
- 玉搔头:玉制的簪子,这里指珍贵的遗物。
翻译
我即将离开金陵,各位词客分别赋诗描绘都城的名胜,并将其绘成画卷,以增添我旅行的风采。船上无事,我翻开画册阅读,忽然心生表现欲,便赋诗回应,共得二十八景诗,每景一首。其中《谢公墩》写道:
园林中萧瑟的景象暗示着秋天的到来,东南方的昔日霸气已黯然消逝。 音乐早已随风而去,繁华只留下水流空空。 台榭半数已倾颓在繁华的街道旁,池塘废弃后斜通向长满绿芦荻的小洲。 游客不要嫌弃这里没有旧时的遗物,园丁偶尔还能拾到玉制的簪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金陵名胜谢公墩的萧瑟秋景,表达了时光流转、繁华不再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弦管久随风送去”与“繁华惟见水空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昔日繁华与现今荒凉的反差。尾联则以园丁拾到玉搔头的细节,暗示了历史的痕迹仍存于世间,增添了诗作的深沉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