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张鹏翮(hé):人名,清代著名政治家、水利专家 。
- 青灯: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其光青荧,故名。
- 风镂(lòu):风像雕刻器具一样,形容风对水波的塑造。
- 野老:村野老人。
- 课农:督促农事。
- 王孙:本指贵族子弟,此处可泛指出行的人。
- 赁(lìn)壶浆:租借壶和浆(酒食之类)。
- 地黄:一种中药材。
翻译
寒夜里青色的灯光映照着铺满白霜的小路,鸡叫声传来,仿佛在告知人们天快亮了,得赶紧出门忙碌。九条沟渠中,微风如同精巧的工匠一般,刻画出纹路细密的水波。初升的太阳照耀下,堤岸上树木的影子长长的,仿佛静静地沉睡在那儿。村野的老人督促着农事,必须进行灌溉;出行的人们停下系好马匹,去租借酒食。北京村外那流淌的丹河水啊,更是助力当地居民种下地黄这种药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丹河沿岸生机勃勃的画面。开篇通过 “寒夜青灯”“满径霜” 与 “鸡声”,营造出一种清冷又忙碌的氛围,为后文天亮后的各种活动做铺垫。颔联对九渠波光和初日树影的描写细腻生动, “风镂波文细” 赋予了风一种灵动的活力, “树影长” 又展现出清晨时光的宁静悠远。颈联以 “野老课农” 和 “王孙系马赁壶浆” 从农事和行人两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了当地的生活场景,富有生活气息。尾联提到丹河水助力种地黄,既点明地点,又升华了丹河与当地民生的紧密联系,体现出它对这片土地的滋养,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却完美呈现出丹河清晨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