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闻露

独夜始知凉月色,竹影移廊,未觉成萧瑟。微漾湖光荧暗壁,疏灯影里芙蓉白。 偷换流年情思积,草际烟浮,已了寒虫织。欹枕不眠闻露滴,心心只替秋香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瑟: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一般作为形容词使用,形容环境冷清、凄凉。
  • :(yíng)微弱的光亮。
  • 欹枕:(qī zhěn)斜靠着枕头。

翻译

独自在夜晚才知晓清凉月色,竹影在长廊上移动,还没觉得有萧瑟之感。微微荡漾的湖光闪亮在幽暗的墙壁上,稀疏的灯光影子里芙蓉花洁白。 偷偷变换的流年使情思堆积,草边烟雾飘起,已经结束了寒虫的织网。斜靠着枕头无法入眠听到露水的滴落声,内心只是替秋香被沾湿而怜惜。

赏析

这首词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且略带愁绪的氛围。开头通过“独夜”“凉月色”“竹影移廊”等描绘,呈现出夜晚的静谧与清冷;“微漾湖光荧暗壁,疏灯影里芙蓉白”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朦胧之美。下阙写流年转换,情思堆积,“草际烟浮”增添了一种朦胧之意,“欹枕不眠闻露滴”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难以入眠的状态,最后“心心只替秋香湿”则细腻地表达出一种对秋意、对某种情感的敏感与关注。整首词意境凄美,情感细腻含蓄,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秋夜愁情和内心的婉约思绪。

陈曾寿

陈曾寿

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1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