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乞巧节,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相会。
- 双星:指牛郎星和织女星。
- 浪传:随意传播,没有根据地传说。
- 牛饮渚:指牛郎在河边饮水,渚指水边。
- 袜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凌波指行走水面,如履平地。
- 圆缺意:指月亮的圆缺变化,比喻人生的离合悲欢。
- 嫦娥:中国神话中的月宫仙子,传说她偷吃了不死药后飞升至月宫。
翻译
七夕之夜如同平常,牛郎织女依旧隔着银河。 传说牛郎在河边饮水,但谁曾见过织女轻盈的步态? 天上的仙人难以被世人理解,而世间的人们却自以为聪明。 我想要表达月亮圆缺的寓意,对着月亮向嫦娥发问。
赏析
这首作品以七夕为背景,通过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再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天上人间情感的理解与疑问。诗中“七夕如常夜,双星故隔河”描绘了七夕之夜的平静与牛郎织女的永恒分离,而“浪传牛饮渚,谁见袜凌波”则对传统传说提出了质疑,暗示了传说的虚幻与人间的美好想象。后两句“天上人难识,世间巧自多”进一步探讨了天人之间的隔阂与人间智慧的局限。结尾的“欲将圆缺意,对月问嫦娥”则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离合的感慨和对天界仙子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宇宙奥秘的探求。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
邓林的其他作品
- 《 章亚卿徐通政奉使交阯还次钱塘会于公馆赋诗赠之三首 》 —— [ 明 ] 邓林
- 《 克己斋 》 —— [ 明 ] 邓林
- 《 病中 》 —— [ 明 ] 邓林
- 《 寄题乡友聂长义沧浪轩四首 其二 》 —— [ 明 ] 邓林
- 《 馀姚访陈司封即席赋二律 》 —— [ 明 ] 邓林
- 《 湖山饯别送杭庠皮司训 》 —— [ 明 ] 邓林
- 《 赐观灯诗五首永乐二十年正月十五日进 》 —— [ 明 ] 邓林
- 《 慈寿堂 》 —— [ 明 ] 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