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中书给假归豫章

· 邓林
高堂侍养白头母,上国言归青琐郎。 九鹭衣裳荣画绣,双龙敕命焕文章。 乡关共羡忠而孝,童稚相看喜欲狂。 云路故人先有约,春风联佩入鹓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堂:指父母。
  • 侍养:侍奉供养。
  • 白头母:指年老的母亲。
  • 上国:指京城。
  • 言归:指告假回家。
  • 青琐郎:古代官名,这里指王中书。
  • 九鹭衣裳:指官服上的图案,象征高官。
  • 荣画绣:指官服上的绣花图案,显示荣耀。
  • 双龙敕命:指皇帝的诏书,上面有双龙图案。
  • 焕文章:指诏书上的文字光彩夺目。
  • 乡关:指家乡。
  • 忠而孝:忠诚和孝顺。
  • 童稚:指儿童。
  • 喜欲狂:非常高兴,几乎要发狂。
  • 云路故人:指在官场中的朋友。
  • 先有约:事先有约定。
  • 春风联佩:指春风中,官员们佩戴的玉佩相互碰撞的声音。
  • 鹓行:指官员的行列。

翻译

在家中侍奉着年迈的母亲,这位京城的官员告假归家。 他身穿绣有九只鹭鸟的官服,荣耀非凡,手持双龙图案的皇帝诏书,文字光彩夺目。 家乡的人们都羡慕他的忠诚和孝顺,孩子们看到他归来,高兴得几乎要发狂。 在官场中的朋友们早已有约,春风中,他们佩戴的玉佩相互碰撞,一同走进官员的行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王中书告假归乡的情景,通过对其官服和皇帝诏书的描述,展现了他的荣耀和地位。诗中“高堂侍养白头母”一句,体现了王中书的孝顺,而“乡关共羡忠而孝”则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最后两句预示了王中书归乡后,将与其他官员一同享受春风和荣耀,展现了他的官场地位和人际关系。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忠孝之人的赞美和对官场荣耀的向往。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