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中书给假归觐

· 邓林
凤池晓露湛恩波,潞渚秋风发棹歌。 游子只知归去好,故人无奈别离何。 葵心向日应常赤,蓬鬓欺霜未尽皤。 遥想君亲俱在念,家山虽乐肯蹉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池:指皇宫中的池塘,这里象征朝廷。
  • 晓露:清晨的露水,比喻皇帝的恩泽。
  • 湛恩波:深厚的恩泽。
  • 潞渚:地名,指潞河的岸边。
  • 发棹歌:起航时唱的歌,指启程。
  •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这里指许中书。
  • 故人:老朋友,指作者自己。
  • 葵心:向日葵的心,比喻忠诚。
  • 向日:指向太阳,比喻忠于君主。
  • 蓬鬓:蓬乱的头发,形容年老。
  • 欺霜:比喻白发。
  • 未尽皤:未完全变白。
  • 家山:家乡的山,代指家乡。
  • 蹉跎:虚度光阴。

翻译

在皇宫的清晨,露水承载着皇帝深厚的恩泽,潞河的岸边秋风中响起了启程的歌声。游子只知道归家的美好,老朋友我却无奈地面对这别离。我的忠诚之心如同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般赤诚,虽然头发蓬乱,白发未全,但岁月并未完全侵蚀我的青春。遥想你和亲人都挂念着你,家乡虽好,但你肯虚度光阴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许中书归乡的场景,通过“凤池晓露”和“潞渚秋风”等自然景象,烘托出离别的深情。诗中“游子只知归去好,故人无奈别离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不舍。后两句以“葵心向日”自喻忠诚,以“蓬鬓欺霜”形容岁月痕迹,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