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赐观灯

· 杨荣
圣皇御极海宇清,民安物阜天下平。 九重端拱敷化理,奇祥上瑞争来呈。 是时佳节届元夕,思与臣民共欢怿。 特敕张灯万岁山,锦綵辉煌临太液。 层峦复嶂高崔嵬,祥云瑞霭相萦回。 悬知不借巨鳌力,自是瀛岛环蓬莱。 重重叠叠因山势,绣谷丹崖何绮丽。 千树银花炫碧空,万斛金莲照平地。 星毬百宝巧妆成,滉漾月华浮水晶。 鱼龙杂遝分綵队,笙歌迭进谐新声。 圣皇垂衣临黼扆,百辟趋陪瞻玉几。 暖风微袅御炉烟,环佩锵锵彩云里。 仙韶九奏音韵调,和鸾驻跸天香飘。 皇情悦豫龙颜喜,万国嵩呼祝帝尧。 微臣素怀葵藿志,何幸遭逢盛明世。 但愿海晏黄河清,圣寿齐天万万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夕:即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赐观灯:皇帝赐予观看灯会的特权。
  • 御极:指皇帝统治天下。
  • 民安物阜:人民安居乐业,物产丰富。
  • 九重:指皇宫,也指皇帝。
  • 端拱:端坐拱手,形容皇帝治理国家从容不迫。
  • 敷化理:推广教化,治理国家。
  • 奇祥上瑞:吉祥的征兆。
  • 欢怿:欢乐。
  • 万岁山:皇宫中的一座山,此处指灯会的地点。
  • 太液:皇宫中的湖泊。
  • 层峦复嶂:形容山峰重叠。
  • 崔嵬:高大雄伟的样子。
  • 瀛岛环蓬莱:比喻仙境。
  • 绣谷丹崖:形容山谷和崖壁色彩斑斓。
  • 银花:指灯火。
  • 金莲:指灯火。
  • 星毬:指灯笼。
  • 滉漾:波光闪烁的样子。
  • 鱼龙杂遝:指各种灯饰和表演。
  • 笙歌迭进:音乐和歌声不断。
  • 黼扆:皇帝的宝座。
  • 玉几:皇帝使用的桌子。
  • 暖风微袅:微风轻拂。
  • 环佩锵锵:形容佩饰的声音。
  • 仙韶九奏:指宫廷音乐。
  • 和鸾驻跸:指皇帝停留。
  • 嵩呼:高声呼喊。
  • 葵藿志:比喻忠诚。
  • 海晏黄河清:比喻天下太平。

翻译

圣明的皇帝统治天下,国家清平,人民安居乐业,物产丰富。皇帝从容不迫地治理国家,吉祥的征兆频频出现。此时正值元宵节,皇帝想要与臣民共享欢乐。特地下令在万岁山张灯结彩,灯火辉煌映照在太液池上。山峰重叠,高大雄伟,祥云瑞霭缭绕。不用巨鳌之力,自然形成仙境般的景象。山势叠叠,谷崖色彩斑斓。千树灯火炫目碧空,万盏金灯照亮平地。灯笼百宝巧妙妆点,月光波光闪烁。各种灯饰和表演纷呈,音乐和歌声不断。皇帝端坐宝座,百官侍立,暖风轻拂,佩饰声响。宫廷音乐奏响,皇帝停留,天香飘散。皇帝心情愉悦,龙颜欢喜,万国高声呼喊,祝福皇帝。微臣怀有忠诚之心,何其幸运能遇到这样的盛世。但愿天下太平,黄河清澈,皇帝万寿无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皇帝在元宵节赐予臣民观看灯会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皇宫中灯火辉煌、音乐和谐、祥瑞频现的喜庆场景。诗中不仅赞美了皇帝的英明治理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也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诚和对盛世太平的祝愿。整体上,诗歌语言华丽,意境宏大,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明代宫廷文化的繁荣和诗人对皇权的崇敬。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