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屺卷

· 杨荣
一官监牧久辞家,客里思亲鬓欲华。 游子寸心忧已切,故乡千里路犹赊。 白云天际孤飞处,萱草堂前几度花。 昼锦何时归养日,寿觞潋滟泛流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陟屺(zhì qǐ):登上山坡,比喻思念母亲。
  • 监牧:古代官职名,负责监督牧场。
  • 鬓欲华:鬓发即将变白,形容年纪渐老。
  • (shē):遥远。
  • 萱草:一种植物,古时常用来象征母亲。
  • 昼锦:指白天穿着华丽的衣服,比喻荣归故里。
  • 寿觞(shòu shāng):祝寿的酒杯。
  • 潋滟(liàn yàn):形容水波流动的样子,这里形容酒杯中的酒。
  • 流霞:指美酒。

翻译

担任监牧官职已久,我长久地离开了家,作为旅人在外,思念亲人,鬓发即将斑白。我这游子的心中充满了忧愁,而故乡的路途依旧遥远。抬头望去,白云独自在天际飞翔,而家中的萱草堂前,又经历了几次花开。不知何时我能荣归故里,那时我将举杯祝寿,酒杯中泛着潋滟的流霞。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家乡和母亲的深切思念。诗中,“白云天际孤飞处”与“萱草堂前几度花”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游子的孤独与遥远,后者则勾起了对家中母亲和温馨场景的怀念。结尾的“昼锦何时归养日,寿觞潋滟泛流霞”则寄托了对未来荣归故里、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杨荣对家的眷恋和对母亲的孝思。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