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同宗豫少保自孙庄先行诣清河途中奉寄勉仁少傅弘济太常

载书先发赴前营,雨浥飞埃晚更晴。 人喜望家三舍近,马知归路四蹄轻。 风飘点点溪花送,日射行行野树明。 却忆今宵毡帐底,翠壶红烛伴双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ì):湿润。
  • 飞埃:飞扬的尘土。
  • 三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三舍即九十里。
  • 毡帐:用毡子做成的帐篷,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住所。

翻译

带着书籍先行出发前往前方的营地,雨水湿润了飞扬的尘土,傍晚时分天气又转晴了。人们欣喜地望着回家的路,感觉离家只有九十里那么近,马儿也知道回家的路,四蹄轻盈。风轻轻吹送着溪边的花朵,太阳照耀着行进中的野树,显得格外明亮。却想起今夜在毡帐中,有翠绿的酒壶和红色的蜡烛陪伴着,显得格外清新宁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与心情。诗中,“雨浥飞埃晚更晴”一句,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隐喻了旅途中的心情起伏。后两句通过“人喜望家三舍近”和“马知归路四蹄轻”,生动地表达了归家的喜悦和轻松。结尾的“毡帐底,翠壶红烛伴双清”则营造了一种温馨宁静的夜晚氛围,反映了对家的向往和对旅途的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感受。

杨士奇

杨士奇

明江西泰和人,名寓,以字行,号东里。早年家贫力学,授徒自给。建文初以荐入翰林与修《太祖实录》。寻试吏部得第一。成祖即位,授编修,入内阁,参机要。先后历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内阁为辅臣达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廉能为天下称。英宗嗣位时方九岁,内廷有异议,赖士奇推戴,浮议乃止。又善知人,于谦、周忱、况钟之属皆为所荐。卒谥文贞。有《东里全集》、《文渊阁书目》、《历代名臣奏议》等。 ► 20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