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同宗豫少保自孙庄先行诣清河途中奉寄勉仁少傅弘济太常
载书先发赴前营,雨浥飞埃晚更晴。
人喜望家三舍近,马知归路四蹄轻。
风飘点点溪花送,日射行行野树明。
却忆今宵毡帐底,翠壶红烛伴双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浥(yì):湿润。
- 飞埃:飞扬的尘土。
- 三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三舍即九十里。
- 毡帐:用毡子做成的帐篷,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住所。
翻译
带着书籍先行出发前往前方的营地,雨水湿润了飞扬的尘土,傍晚时分天气又转晴了。人们欣喜地望着回家的路,感觉离家只有九十里那么近,马儿也知道回家的路,四蹄轻盈。风轻轻吹送着溪边的花朵,太阳照耀着行进中的野树,显得格外明亮。却想起今夜在毡帐中,有翠绿的酒壶和红色的蜡烛陪伴着,显得格外清新宁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与心情。诗中,“雨浥飞埃晚更晴”一句,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隐喻了旅途中的心情起伏。后两句通过“人喜望家三舍近”和“马知归路四蹄轻”,生动地表达了归家的喜悦和轻松。结尾的“毡帐底,翠壶红烛伴双清”则营造了一种温馨宁静的夜晚氛围,反映了对家的向往和对旅途的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