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齐采薇图

· 邓林
死生旦暮理之常,休叹斯人饿首阳。 叩马数言虽不用,君臣大义凛如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因不愿屈服于周朝而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
  • 采薇:采摘野菜薇草以充饥。
  • 饿首阳:指伯夷和叔齐在首阳山饿死的故事。
  • 叩马:古代一种表示忠诚和抗议的行为,即敲打马鞍,表示不愿离去。
  • 君臣大义:指君臣之间的道德和责任关系。

翻译

生死如同早晚的更替,是世间不变的常理,不要叹息那人因饥饿而死在首阳山。 他们敲打马鞍,虽未被君王采纳,但君臣之间的道德责任,却像霜一样冷峻而清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生死、忠诚和君臣关系的深刻理解。诗中“死生旦暮理之常”一句,既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是对伯夷叔齐坚守道义的肯定。后两句则强调了君臣大义的重要性,即使伯夷叔齐的忠言未被采纳,他们的行为依然彰显了君臣之间的道德准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高尚气节的赞美和对君臣伦理的坚守。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