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应麒麟诗六章章十句

· 杨荣
猗欤祥麟,其祥曷徵。 维皇继统,万邦咸宁。 诞敷德泽,丕昭文明。 至和旁达,海岳效灵。 曰惟盛时,兆此嘉祯。 维麟昭昭,四灵之首。 精孕玄枵,世不恒有。 羲轩以降,成康其后。 爰暨我皇,斯乃云觏。 何以致之,圣德之厚。 麟之为麟,具此众体。 有麇其身,有牛其尾。 既龙其颅,亦马其趾。 彼兽之凡,莫之与比。 春秋所书,周诗攸美。 维麟之德,厥具匪常。 怀仁之慈,抱义之刚。 步中规圆,亦协矩方。 生物不食,生草弗伤。 有畅厥音,协宫谐商。 维麟之生,于彼海岛。 和气所钟,逢世熙皞。 莫高匪天,弗爱其道。 莫厚匪地,弗爱其宝。 式昭皇仁,如天覆帱。 维麟之来,献于丹陛。 百辟交欢,同睹上瑞。 咸曰兹麟,圣德所致。 天毓祯祥,以隆至治。 圣寿齐天,宝祚万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猗欤(yī yú):表示赞美,多么啊。
  • 曷徵(hé zhēng):何以证明。
  • 诞敷:广泛传播。
  • 丕昭:显著。
  • 旁达:广泛传播。
  • 效灵:显示灵验。
  • 嘉祯:吉祥的征兆。
  • 玄枵(xuán xiāo):玄妙的气息。
  • 羲轩:指伏羲和轩辕,古代帝王。
  • 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古代贤君。
  • 云觏(yún gòu):难得一见。
  • (jūn):鹿的一种。
  • (lú):头骨。
  • (zhǐ):脚趾。
  • 攸美:所赞美。
  • 厥具:其具备。
  • 匪常:非凡。
  • 怀仁:怀有仁爱之心。
  • 抱义:怀有正义。
  • 步中规圆:行动符合规矩。
  • 协矩方:符合法则。
  • 畅厥音:发出美妙的声音。
  • 熙皞(xī hào):和乐繁荣。
  • 覆帱(fù dào):覆盖。
  • 丹陛(dān bì):红色的台阶,指皇宫。
  • 百辟:百官。
  • 上瑞:上等的吉祥之兆。
  • (yù):孕育。
  • 宝祚:帝位。

翻译

多么啊,吉祥的麒麟,它的吉祥如何证明。 皇朝继承大统,万国都安宁。 广泛传播德泽,显著地展现文明。 至高的和谐广泛传播,山川显示灵验。 这是盛世,预示着吉祥的征兆。 麒麟是麒麟,具备这些特质。 有鹿的身体,有牛的尾巴。 头骨如龙,脚趾如马。 普通的兽类,无法与之相比。 《春秋》所记载,《周诗》所赞美。 麒麟的德行,其具备非凡。 怀有仁爱之心,抱有正义。 行动符合规矩,也符合法则。 不吃生物,不伤生草。 发出美妙的声音,和谐如宫商。 麒麟的诞生,在那海岛。 和气所钟,逢盛世繁荣。 没有比天更高,不爱其道。 没有比地更厚,不爱其宝。 彰显皇仁,如天覆盖。 麒麟的到来,献于皇宫。 百官同欢,共同目睹上等的吉祥之兆。 都说这麒麟,是圣德所致。 天孕育吉祥,以隆至治。 圣寿齐天,帝位万世。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麒麟这一吉祥之兽,并将其与明君的德行和国家的繁荣相联系。诗中,麒麟被描绘为具有非凡德行的神兽,其形象和行为都体现了仁爱和正义。通过麒麟的出现,诗人表达了对当时皇朝的赞美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华丽,意象丰富,通过对麒麟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盛世和圣德治国的向往。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

杨荣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