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子璋见贻

· 郑真
玉烛光浮海宇春,夹城花柳喜为邻。 长风早报林莺信,旭日寒迷苑骑尘。 圣主新耕农务急,燧人钻火爨庖新。 书生不愿繁华乐,有待天恩及万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烛:比喻皇帝的恩泽。
  • 海宇:指国家或天下。
  • 夹城:指两城之间。
  • 长风:持续的风。
  • 林莺:树林中的黄莺。
  • 旭日:初升的太阳。
  • 苑骑:皇家园林中的骑兵。
  • 燧人:古代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
  • 钻火:取火。
  • 爨庖:厨房,这里指烹饪。
  • 书生:读书人。
  • 天恩:皇帝的恩惠。

翻译

皇帝的恩泽如玉烛般照亮了整个国家,春天的气息弥漫在两城之间的花柳之中,令人欣喜。持续的风带来了树林中黄莺的消息,初升的太阳照耀下,皇家园林中的骑兵扬起的尘土在寒意中显得模糊。

皇帝新近关注农耕事务,显得十分急迫,而古代传说中的燧人钻木取火,使得厨房中的烹饪焕然一新。作为读书人,我不追求繁华的享乐,而是期待皇帝的恩惠能够惠及万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皇帝恩泽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的期盼。诗中“玉烛光浮海宇春”一句,既展现了皇帝的恩泽如春光般普照,又暗含了对国家春天的美好祝愿。后句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皇家活动的描写,进一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来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作为读书人的志向,不追求个人的繁华享乐,而是期待皇帝的恩惠能够惠及所有百姓,体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远大理想。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