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吟一首

我闻匡庐山,西峙宫亭湖。少读神禹经,昔为天子都。 背岷南来几千里,巍峰秀出名香垆。石镜孤圆照阊阖,屏风九叠开蓬壶。 盘霞错日气熣灿,天鸡紫凤鸣相呼。匡君腾游太清境,空留碧汉青山影。 冬春不断霜雪光,昼夜常看二轮景。天池犹馀慧远芳,莲花宛种仙人杏。 长风自昔吹二龙,明月当时照三隐。予也萦怀十馀载,披图萧爽心泠然。 行当骑鹿芙蓉顶,长啸支矶玉女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匡庐山:即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 宫亭湖:即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 神禹经:指《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记载了大禹治水的事迹。
  • 香垆:即香炉,指庐山香炉峰。
  • 阊阖:神话中的天门。
  • 屏风九叠:形容庐山山峰重叠如屏风。
  • 蓬壶:即蓬莱,传说中的仙山。
  • 熣灿:光辉灿烂的样子。
  • 天鸡紫凤:神话中的鸟类,象征吉祥。
  • 腾游:飞翔游玩。
  • 太清境:道教中的最高天界。
  • 碧汉:即银河。
  • 二轮景:指日月。
  • 慧远:东晋时期的高僧,曾在庐山修行。
  • 莲花:指庐山莲花峰。
  • 仙人杏:传说中的仙果。
  • 二龙:指庐山的二龙山。
  • 三隐:指庐山的三隐潭。
  • 萧爽:清凉爽快。
  • 心泠然:心情清凉。
  • 骑鹿:古代仙人常骑鹿,象征仙游。
  • 芙蓉顶:指庐山的高峰。
  • 支矶:即支矶石,传说中仙人用的器具。
  • 玉女:指庐山的玉女峰。

翻译

我听说庐山西峙立在宫亭湖旁,年轻时读过《禹贡》,知道它曾是天子的都城。庐山背靠岷山,南来几千里,巍峨的山峰秀丽,以香炉峰最为著名。石镜孤圆,照亮天门,屏风九叠的山峰如蓬莱仙境般展开。山上的云霞错落,日光灿烂,天鸡紫凤相互鸣叫。匡君在太清境游玩,只留下银河和青山的影子。冬春时节,山上不断有霜雪,日夜常能看到日月交替的景象。天池还留有慧远的芳香,莲花峰上宛如种着仙人杏。长风自古吹拂着二龙山,明月曾照耀着三隐潭。我心中向往庐山已有十余年,看图画时感到清凉爽快。我将要骑鹿登上芙蓉顶,在玉女峰前长啸,支起矶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气息,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庐山的深厚情感和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道教意象,如天鸡紫凤、太清境、仙人杏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艺术魅力。同时,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庐山的自然景观相互交融,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对仙境生活的憧憬。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