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 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 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翠:青绿。
  • :继承。

翻译

出门时描绘着清浅的景致,归来时穿行在青绿的树阴之间。平常的帽子合乎楚地的样式,长长的耳朵继承着吴地的吟唱。傍晚的山岭已有美妙的景色,寒冷的泉水依然发出动听的声音。谁能与这种真正的意趣相同,疲倦的鸟儿也在幽深之处寻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行和归来途中所见之景。诗中“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通过对比出门和归来时的不同景致,展现了景色的丰富变化。“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则点明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事物。“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生动地描写出了傍晚山岭的迷人色彩和泉水的悦耳之声。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这种真意的独特感悟以及倦鸟同样追求这幽深意趣的猜想。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富有意趣的氛围,体现了王安石对自然和宁静的独特追求与喜爱。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