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约之园亭

爱公池馆得忘机,初日留连至落晖。 菱暖紫鳞跳复没,柳阴黄鸟啭还飞。 径无凡草唯生竹,盘有嘉蔬不采薇。 胜事阆州虽或有,终非吾土岂如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忘机:忘掉世俗的机巧之心,指心无纷扰,淡泊宁静。
  • 初日:清晨的太阳。
  • 紫鳞:代指鱼。
  • ****啭(zhuàn):鸟婉转地叫。
  • 凡草:普通的草。
  • 嘉蔬:美味的蔬菜 。
  • 采薇:薇是一种野菜,商朝末年,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后常以 “采薇” 表达隐居生活或高洁的志向。
  • 阆(làng)州:地名。
  • 吾土:自己的故乡。

翻译

我喜爱段约之的池馆,在这里能抛却世俗之心,沉醉其中。从清晨的阳光初照一直流连忘返到落日余晖洒下。菱角在温暖的水中,鱼儿在其间欢快跳跃,时而浮现时而隐没;柳荫下黄鸟婉转啼叫,自由自在地飞翔。园中小径上没有普通的杂草,只有竹子蓬勃生长;盘中盛着美味的蔬菜,无需去采摘野菜。阆州虽然或许也有这般美好的景致,但这里终究不是我的故乡,我怎能不想回归故里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段约之园亭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前两联细腻地描写了园亭的自然风光,“菱暖紫鳞跳复没,柳阴黄鸟啭还飞”,一动一静,生动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园亭景色的喜爱和陶醉之情。领联“径无凡草唯生竹,盘有嘉蔬不采薇”,通过对园中的小径和盘中食物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园亭的高雅和生活的惬意。最后两联笔锋一转,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故乡,发出“胜事阆州虽或有,终非吾土岂如归”的感慨,表达了内心深深的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景交融,在赞美园亭景色的同时,更蕴含着对故乡的眷恋,质朴而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 。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