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直讲吴殿丞宰巩县

青嵩碧洛曾游地,墨绶铜章忽在身。 拥马尚多畿甸雪,随衣无复禁城尘。 古来学问须行己,此去风流定慰人。 更忆少陵诗上语,知君不负巩梅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墨绶铜章:墨绶,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铜章,古代铜制的官印。
  • 畿甸:(jī diàn),指京城地区。

翻译

青翠的嵩山和碧绿的洛水曾是游览过的地方,如今黑色的绶带和铜制的官印忽然佩戴在了身上。带着马匹还有许多京城地区的雪,随身的衣服已不再有京城的尘土。自古以来做学问必须亲自践行,此次离去这种风度定能慰藉他人。更回忆起少陵诗中的话语,知道你不会辜负巩县梅花绽放的春天。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送别友人赴巩县任职而作。诗中先提及友人曾游览过的地方,接着写其获得官职赴任。用“拥马尚多畿甸雪”描绘了其赴任时的情景,画面感十足。“古来学问须行己”这句体现了王安石对做学问与实践相结合的看法。最后以杜甫(少陵)的诗语作结,表达了对友人在巩县能有所作为的期待和祝愿。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