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横斜:横逸斜出,形容涧水的流向不规整。
- **水源穷处:水流的尽头。穷,尽头。
- **丛林:茂密的树林,此处指寺庙所在之地 。
- ****青鸳(yuān)**:即青鸟,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的神鸟,这里借指竹林寺。
- ****兰若(rě)**:梵语“阿兰若”的省称,意为寂静处,后多指寺庙。
- **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
- ****瑞卯金:卯金,“刘”字的隐语(繁体“刘”字为“卯金刀”),古代常以“瑞”表示某种吉祥的预兆。这里用“黄鹤当年瑞卯金”可能是说与寺庙相关的往昔吉祥之事。
- **败壁:破败的墙壁。
- **粉墨:原指白粉和黑墨,引申为画家用的颜料,这里指墙壁上的壁画。
- **一穗:一缕,形容缭绕升起的轻烟形状像稻穗。
- ****檀沈(tán shěn)**:檀香和沉香,皆为名贵香料,这里用来指寺庙里焚香的香气 。
- **零落:本意为草木凋落,这里指亲友离世。
翻译
涧水横逸斜出,石路延伸向幽深之处,在水流的尽头,有一片茂密的丛林,那里便是寺庙所在。不知历经了多少世代,这座寺庙如神鸟带来祥瑞般开启在此处。遥想当年,或许有黄鹤飞过,带来吉祥之兆。如今只能看到破败墙壁上还连着几处残留的彩色壁画痕迹,清幽的香烟如一缕稻穗缓缓升起,那是檀香和沉香燃烧的香气。时间匆匆,十年过去,曾经的亲朋好友大半已经离世,回首过去一起游玩的日子,已然是今昔大不相同,恍如隔世。
赏析
这首诗开篇便描绘出一幅清幽深邃的景象,“涧水横斜石路深”,短短七字,勾勒出涧水蜿蜒、石路幽深的山林景致,给人以宁静清幽之感,同时为后文进入寺庙做铺垫。“水源穷处有丛林”进一步点出寺庙所处位置的隐秘与幽静。
颔联“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通过神话传说和与往昔吉祥相关的典故,为寺庙增添了神秘而久远的氛围,也引发了读者对寺庙往昔历史的遐想。
颈联“败壁数峰连粉墨,凉烟一穗起檀沈”从寺庙废弃的墙壁壁画和缭绕的香烟着笔,“败壁”“凉烟”营造出一种破败、清冷却又不失庄严的意境 ,暗示着岁月的沧桑变迁。此联对仗工整,既呈现了视觉上的画面,又融入嗅觉上的感受,感染力十足。
尾联“十年亲友半零落,回首旧游成古今”笔锋一转,由对寺庙景色的描写转入对人生的感慨。“十年”时间跨度明显,“亲友半零落”点明人事凋零的残酷现实,“回首旧游成古今”发出对往昔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且物是人非的深沉感叹,有深沉的人生思索与淡淡的哀伤之情流露,让全诗在清幽的景色描绘之外,增添了浓浓的人情味儿与历史感。 整首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清幽之景烘托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在描写寺庙的兴衰中,传达出对时光流逝、人世变迁的深刻体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