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诗案:此处指乌台诗案,北宋著名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 年),苏轼因所作诗文被新党指为有讥讽朝廷等语,被捕入狱。后来结案被贬黄州。
- 脱累囚:脱离被囚禁受拖累的处境 。
- 天遣:上天派遣。
- 云梦泽:古代大湖名,范围很广,跨今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这里“胸中云梦泽”形容苏轼心胸开阔、豁达,如同云梦泽那样宽广。
翻译
当年因写诗引发的案子让您从被囚禁连累的困境中脱离出来,仿佛是上天特意派遣您来到黄州这个地方游览。您的心中自有如同宽广的云梦泽般豁达的胸怀,如今又居住在云梦泽南方的黄州城。
赏析
这首诗围绕苏轼游黄州一事展开。首句“供成诗案脱累囚”,直接点明苏轼因“诗案”经历牢狱之灾最后被从轻发落得以解脱。“天遣公来此地游”则赋予苏轼被贬黄州这件事一种天意的色彩,有一种命运的安排之感,又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苏轼被贬谪的苦难色彩,让人觉得这是上天特意为之,好似别有深意。
“自有胸中云梦泽”着力刻画苏轼的内心世界,通过“云梦泽”这一宏大宽广的意象,生动地表现出苏轼豁达宽广的胸怀,凸显他即使身遭贬谪依然能够保持乐观超脱的精神境界。“更居云梦泽南州”将景与人物相关联,既点明苏轼所处之地为云梦泽以南的黄州,又使苏轼的形象与大自然的宏大背景相互映衬,暗示黄州这一地域与苏轼宽广胸怀的某种契合,也抒发了诗人对苏轼深深的敬佩之情 ,从独特的角度诠释了苏轼此次游览黄州的特别意义。整体格调高雅且充满对苏轼的赞美与感慨,短短几句便将苏轼的人物形象与命运巧妙地勾画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