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宋玘六首

洗雨吹风一月春,山红漫漫绿纷纷。 褰裳远野谁从我,散策空陂忽见君。 青眼坐倾新岁酒,白头追诵少年文。 因嗟涉世终无补,久使高材雍上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词的用韵和诗题原韵的次序来和(hè)诗。
  • 褰(qiān)裳:提起衣裳。
  • 散策:拄着拐杖散步。策,拐杖。
  • 青眼:用阮籍青白眼的典故,青眼表示对人喜爱或尊重。
  • :堵塞,遮蔽 。

翻译

经过风雨洗礼的一个月的春光里,山间到处是烂漫的红花和纷纷的绿草 。提起衣裳往远处的郊野去,有谁会跟随我?我拄着拐杖在空旷的山坡漫步时,忽然遇见你。我们相对而坐,带着倾慕喜悦之情共饮新年之酒,满头白发还追忆朗诵着少年时期写就的文章。只是感叹自己一生涉足世事最终也没什么成效,长久地使得你这样的高才得不到朝廷的听闻重用 。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开篇“洗雨吹风一月春,山红漫漫绿纷纷”,生动绘出春天经风雨滋养后的繁茂明艳,奠定欢快的基调。“褰裳远野谁从我,散策空陂忽见君”,通过描述自己在郊野漫步,陡然遇到友人,充满生活趣味,也体现出二人相聚的意外与惊喜。“青眼坐倾新岁酒,白头追诵少年文”,亲切自然地刻画了老友重逢的欢快场景,共饮美酒,追忆年少文章,温馨的氛围溢于言表。尾联“因嗟涉世终无补,久使高材雍上闻”,笔锋一转,由欢聚转为感慨,既有对自身一生作为的反思嗟叹,也有为友人才能被埋没的不平与惋惜 ,在表达友情之余,还流露出对人生的深沉思考,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