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氏女弟

十年江海别常轻,岂料今随寡嫂行。 心折向谁论宿昔,魂来空复梦平生。 音容想像犹如昨,岁月萧条忽已更。 知汝此悲还似我,欲为西望涕先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十年江海:指长期在各地游历为官等。十年表示时间长久,江海寓意在不同的地方辗转**(zhǎn zhuǎn)** 。
  2. 别常轻:以前分别的时候常常觉得没有那么沉重难过。
  3. 心折:形容伤心之极**(zhé)** ,在这里指内心悲痛。
  4. 宿昔:往日,过去。
  5. 空复:白白地又。
  6. 岁月萧条:指时光流逝,处境或心境显得孤寂落寞**(tiáo)** 。
  7. :更替,变化 (gēng)
  8. 涕先横:眼泪先流出来了。涕,眼泪 (tì );横,纵横流淌 (héng )

翻译

过去十年间,在各地漂泊,与你分别时还未觉太过悲伤,没想到如今我却要跟随寡嫂前行。内心悲痛的我能向谁诉说往日的种种?你梦里的魂魄空空前来,我们也只能在梦中重温曾经的岁月。你的音容笑貌,我想象起来仍像昨天一样清晰,可是时光已悄然而逝,各种景象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知道你此刻的悲伤与我一样,当我想要向西眺望你的所在时,泪水已忍不住纵横而下。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张氏女弟。情感真挚且深沉浓烈,充满了对逝去日子及亲人的追思与哀怨。首句回忆往昔岁月,将过去对离别的不以为意,与如今的繁复心境形成对比,旧日轻松反衬出如今的哀伤,奠定全诗基调。中间两联白描勾勒,诗人借助“心折”直抒胸臆,点明在时光的流转下,内心的伤感与无奈已然无人可说,只能寄情于梦中的虚幻重逢,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尾联以己度人,推测对方心境必然相同,遂以委婉深沉的抒情结尾,勾勒出一幅悲切画面,真挚地表达出与张氏女弟之间一脉相承的哀伤与无限思念,令人感怀动容。整首诗通过对往昔、今朝与未来的情感描绘,细腻描绘出作者复杂的心理世界, 语言平实质朴却承载无尽情意,这正是王安石诗歌的独特魅力所在。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