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平甫

高蝉抱壳悲声切,新鸟争巢谇语忙。 长树老阴欺夏日,晚花幽艳敌春阳。 云归山去当檐静,风过溪来满坐凉。 物物此时皆可赋,悔予千里不相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谇(suì)语:斥责的话、责骂的话。
  • :比得上。

翻译

高处的蝉抱着外壳发出悲切的声音,新来的鸟为争巢而叫声喧闹。高大树木的老树荫在夏日里有欺负夏日之感,晚开的花幽静艳丽能比得过春天的阳光。云回到山上使得屋檐下很安静,风从溪上吹过来人坐在这里感到满满的凉爽。每个事物在这时都可以用来写诗赋文,后悔我在千里之外不能相随相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高蝉、新鸟、长树、晚花、云、风等,营造出一种夏日里独特的氛围和意境。高蝉悲声、新鸟争巢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喧嚣;老阴欺夏日、晚花敌春阳则突显了夏日景色的特色与美感。“云归山去当檐静,风过溪来满坐凉”两句,写出环境的静谧与清凉舒适,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受。最后表达出作者不能与友人相伴的遗憾之情。整体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的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