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兵南下: 指宋朝军队南征。
- 此桥江: 当地著名的江边桥,具体未详。
- 敌国当时指顾降: 指敌国(可能是金或辽)在大军压境时轻易投降。
- 山水雄豪: 指金陵(南京)的自然景色和历史底蕴。
- 君王神武: 对古代英勇君主的赞美,此处可能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
- 自难双: 意为难以找到能与之匹敌的。
- 留连落日: 指对即将落山的夕阳的不舍。
- 想像馀墟: 对昔日繁华景象的想象,如今只剩下废墟。
- 独倚窗: 诗人独自凭窗眺望,怀念过去。
- 夏阳: 夏季的阳光。
- 一苇: 指一条小船,象征轻松渡过难关。
- 罂缸: 古代的一种大腹小口的陶器,用来装酒或药。
翻译
当年宋军南下这座江边桥,敌国在瞬间就选择了投降。山水依旧雄伟壮丽,但过去的辉煌已成空。那些英勇的君王,他们的神武气概无人能及。我常常在夕阳下流连,回首相望那曾经的繁华遗迹,独自倚在窗前。我不禁疑惑,为何在夏阳下的轻舟就能解决问题,而汉朝时攻打这些地方却耗费了大量资源。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以金陵(南京)为背景,怀古抒怀之作。他通过描绘宋军当年的威武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沉思,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借古讽今,暗示了对于朝廷决策的某种批评,即在处理战事时是否过于依赖武力,而不计成本。全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王安石诗作的深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