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目前谁是客,梦里悟多身。 莫辨客中主,宁知身外人。 西风飘一叶,万木敛三春。 启我惟秋色,优游林下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目前:眼前。
  • **悟多身:领悟到众人之身(一种佛教相关的较为高深、玄奥的认知境界),即对生命身份和存在的感悟。
  • **莫辨:难以分辨。
  • **客中主:在如同“客居”的情境中难以分清谁是主导者。
  • **宁知:怎么能知道。
  • **身外人:自身之外的人或事物,超出自身认知和涉及范围的东西 。
  • **敛三春:收敛了春天那种万物蓬勃的生气。“敛”(liǎn),收敛、收起;“三春” ,春季三个月, 指整个春天。
  • **优游:悠闲自在的样子。
  • **林下真:山林之下的自然而真实的状态 、境界 。

翻译

眼前之人谁算是这世间的过客呢,在梦里我领悟到众人之身的妙境(对生命不同身份和存在有诸多感悟)。难以分辨在这如梦似幻般旅途(或世间经历)里谁主谁次,又怎能够知道自身之外那些不可触及的人事。秋天西风飒飒,吹落一片树叶,众多树木仿佛收敛了春天的蓬勃生气。启发我的唯有这深秋之景啊,而(此刻)我正优哉游哉地享受着山林间这份自然真实的状态 。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禅意与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开篇“目前谁是客,梦里悟多身”以一种极为深邃的思考直入主题,引发关于主客、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思索,梦境的引入增添了一种虚幻和神秘氛围,暗示着生命本质难以捉摸。“莫辨客中主,宁知身外人”进一步深化这种疑惑与探寻,体现出对世间复杂关系及未知领域的迷茫,表现出人类认知的局限性。

“西风飘一叶 ,万木敛三春”,诗人从对生命感悟转到自然景象描写,通过秋天西风落叶与春天万物蓬勃(三春敛去生气)形成鲜明对比,季节交替,自然变迁,深刻体现出生命的无常,暗示万物枯荣自有其规律。

最后“启我惟秋色,优游林下真”表明这萧瑟秋色反而启发诗人内心智慧,让诗人感到在林下悠闲自在,领悟到脱离尘世烦扰回归自然能找到生命的真谛与本真状态,表达出一种淡泊宁静、顺应自然、追求内心自在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整首诗意境空灵深远,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释函是

函是,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7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