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司成曾公励志诗时守国子博士

仁远乎哉只此心,为因失养转沦沉。 静驰浮想天机浅,动逐游尘嗜欲深。 克己须从偏处克,寻根莫向叶中寻。 我闻入圣无多诀,混混原泉不可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指仁爱、仁德。
  • 沦沉:沦落、沉沦。
  • 浮想:指不断涌现出来的想象。
  • 天机:指天赋的灵性。
  • 游尘:飞扬的尘土,这里指外界的纷扰和诱惑。
  • 嗜欲:指嗜好和欲望。
  •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

翻译

仁爱难道遥远吗?其实就在这颗心中,只是因为失去涵养而逐渐沦落沉沦。 内心安静时若放纵不断涌现的想象,天赋的灵性就会变得浅薄;内心躁动时若追逐外界的纷扰和诱惑,嗜好和欲望就会变得深重。 克制自己必须从偏失的地方开始克制,寻找根源不要从枝叶中去寻找。 我听说达到圣人的境界没有太多诀窍,那像混混流淌的源泉一样的仁德是无法抑制的。

赏析

这首诗以探讨仁德修养为主题。诗的开篇提出仁就在心中,但可能会因失养而沉沦,强调了修养仁德的重要性。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内心安静和躁动时的不同情况,说明保持内心平静、克制私欲的意义。诗中“克己须从偏处克,寻根莫向叶中寻”一句,富有哲理地指出了自我修养的方法,即要从自身的偏失之处进行克制,从根本上寻找问题,而不是只看表面。最后,诗人认为达到圣人境界的关键在于仁德的培养,仁德如同源源不断的泉水,不可遏制。整首诗语言简洁,富有深意,表达了诗人对仁德修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顾允成

顾允成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季时,号泾凡。顾宪成弟。性耿介,厉名节。万历十四年赴殿试,对策中语侵郑妃,置末第。房寰疏诋海瑞,允成不胜愤,偕同年生抗疏劾之,忤旨坐废。久之,以荐诏许以教授用,历官礼部主事。时三王并封,偕同官合疏谏,不报。后以疏劾阁臣张位,谪光州判官,乞假归,与宪成讲学东林,不复出。有《小辨斋偶存》。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