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感兴二十首

· 朱熹
吾闻包牺氏,爰初辟乾坤。 乾行配天德,坤布协地文。 仰观玄浑周,一息万里奔。 俯察方仪静,隤然千古存。 悟彼立象意,契此入德门。 勤行当不息,敬守思弥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包牺氏:即伏羲氏,是中国上古时期传说中的部落首领,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据说他发明八卦等,对华夏文明有着重大贡献。
  • 爰(yuán)初:起初,开始。
  • :开辟。
  • 乾行:指天道运行,“乾”在《易经》中代表天,有刚健之意 。
  • 坤布:坤象征着地,“坤布”可理解为大地敷布万物。
  • 玄浑周:“玄”指深奥、神秘;“浑”有浑然一体之意;“周”指循环周流。整体可理解为神秘无穷、浑然一体的天体循环运转 。
  • 方仪:指大地,“方”象征大地的方正,“仪”有仪态之意。
  • 隤(tuí)然:安然、自然的样子。
  • 立象意:“立象”出自《易经》“圣人立象以尽意”,指通过创立卦象等形象来表达深刻的意念和道理。
  • :契合、领悟。
  • 入德门:进入道德修养的门径。
  • 弥敦:更加深厚、笃实。

翻译

我听说远古的伏羲氏啊,初始开辟了天地乾坤。天的运行匹配着高远的品德,地的敷布协和着广袤的纹理。抬头仰望神秘浑然的天体循环运转,一呼一吸间仿佛万里奔腾而过。低头俯察安静的大地仪态,它安然稳固千古长存。领悟到古人创立卦象的深刻用意,契合这其中的道理踏上道德修养之路。勤勉的行动应当永不停息,秉持敬畏之心思索要更加笃实深厚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朱熹对于天地宇宙初始以及哲学思考。开篇追溯到传说中的包牺氏开辟乾坤,展现宇宙初创的宏大背景。通过对天地运行特点的描述,“乾行配天德,坤布协地文” 以天的刚健运行、地的柔顺化生,体现出天地的规律和品德。“ 仰观”“俯察”句,以极富画面感的描写,展现天地间动与静的鲜明对比,凸显宇宙的神秘浩瀚与大地的沉稳悠久。
“悟彼立象意,契此入德门”两句则从对宇宙自然的观察感悟转向了对道德修养方法的探索,指出通过领悟古人立象尽意的智慧,可以找到进入道德修养境界的途径。最后“勤行当不息,敬守思弥敦” 收束全诗,将哲学思考落实到具体的为人行事和品德修养上,倡导人们要勤勉不息地追求道德完善,秉持敬畏之心不断加深自我修养。整首诗意境宏大且深邃,既有对天地宇宙的深刻认知,又有对人生修养的劝诫引导,体现了朱熹理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理念。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1476篇诗文